嚴重氣喘治療新曙光 : 生物製劑治療反應不佳時的新選擇
Biologic alternative for sub-optimal severe-asthma control patients
簡榮彥 醫師
嚴重氣喘在全世界各地皆為醫師的棘手課題,在給予高劑量類固醇吸入劑甚至是高劑量口服類固醇無效後,幾乎束手無策。直到2003年,第一個用於嚴重氣喘的生物製劑上市,才又帶來了一絲曙光。18年以來,針對免疫球蛋白E(IgE)的生物製劑已改善了無數氣喘病患的病情,然而,其中仍約有40%的病患,在接受針對免疫球蛋白E(IgE)的生物製劑治療後,其療效仍非常有限1。
深究其原因,嚴重氣喘的致病機轉,可分為不同的亞型,如高T2亞型或低T2亞型(或稱為非T2亞型)2,低T2亞型和過敏的相關性較低,而與肥胖、抽菸、老化有關;高T2亞型則和體內過敏系統關係密切,經常伴隨著不同血球/生物指標(biomarker)的異常升高,如嗜酸性粒細胞(eosinophil)增加,單獨或合併免疫球蛋白E(IgE),呼氣一氧化氮(FeNO)指數升高…等等。而最早被核准的生物製劑主要針對免疫球蛋白E(IgE)進行治療,故約40%左右的氣喘病患,即使接受抗免疫球蛋白E(IgE)治療後,仍然效果不彰。
若不幸屬於那40%,或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控制,有甚麼選擇呢?
2018年以來,已有多種新型生物製劑,可用於高T2亞型的嚴重氣喘的治療,其中之一為針對抑制嗜酸性粒細胞(eosinophil)所設計的單株抗體mepolizumab(藥品名稱舒肺樂)。不同於抗免疫球蛋白E(IgE)的生物製劑,mepolizumab主要適用於伴隨嗜酸性粒細胞(eosinophil)升高的嚴重氣喘,約佔整體嚴重氣喘的69%3。
2020年在義大利的一個小型臨床試驗顯示4,針對過去使用抗免疫球蛋白E(IgE)的生物製劑,仍無法得到有效氣喘控制的病患,若轉換成mepolizumab治療12個月後,可降低83%急性惡化率;換句話說,比起使用抗免疫球蛋白E(IgE)治療,mepolizumab可以降低83%急性發作而需要使用口服類固醇/臨時回診/急診/住院的機會;同時89%的病患可透過mepolizumab治療而不用再使用任何口服類固醇。
參考資料
- Busse WW, et al. Curr Med Res Opin. 2007;23:2379–2386
-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. 2019 Apr; 56(2): 219–233.
-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116 (2016) 37e42
- Ther Adv Respir Dis 2020, Vol. 14: 1–13